政策“续期”为房地产恢复注入确定性
房地产风险市场化出清,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仍需加强政策协调,促进市场力量各显其能,尽快完成重整。希望政策之手和市场之手协调发力,助力“保交楼”快速落地,修复市场预期,促进市场企稳回升
(资料图片)
7月10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对2022年11月份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金融16条”)中有关政策有适用期限的,将适用期限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不涉及适用期限的政策长期有效。
政策适用期限延长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延长房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展期,可不调整贷款分类;二是向专项借款支持项目发放的配套融资,在贷款期限内不下调风险分类,新发放配套融资形成不良的,相关机构和人员予以免责。与之前的“金融16条”相关政策规定期限相比,均延长了一年半时间。
在三季度房企偿债高峰到来之前,管理部门及时推出“续力”举措,针对性很强,有助于遏制房地产行业风险扩散,加快风险出清进程,促进市场企稳。
一方面,金融机构继续对房地产企业存量融资展期,可为保交楼提供有力支持。
经过近一年的协调努力,项目交付量持续上升,这是积极信号。但项目停工、楼盘交付延期乃至烂尾,背后往往是巨量资金、错综复杂的债务关系,牵一发动全身,解决起来并不容易。因此,需要保持政策稳定,以便缓解压力,化解问题。
延长上述两项金融政策适用期限,可进一步打消金融机构的顾虑,改变其“不敢不愿”向部分出险房企贷款的情况,鼓励其继续向专项借款支持项目发放配套融资,确保出险项目专款专管,顺利建设施工,顺利完成交付。
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引导增量资金入场,帮助房地产企业恢复“造血”功能,防止行业风险进一步扩散。
当前,销售市场下行,若融资渠道再遇阻,很可能形成“两头堵”的流动性紧张局面,进而导致出险面扩大。据中指研究院统计,当前房企债券存量余额约2.9万亿元,一年内到期余额为9277.4亿元,今年7月份、9月份到期债券余额均超900亿元。面对三季度偿债高峰,亟须增量资金入场,构建起新的资金供需平衡。
延长上述两项金融政策适用期限,可以为增量入场资金添加“融资安全回收”的确定性系数,减缓金融机构、承接交付企业等各方主体的资金压力,引导其在保交付上投入更多资金,进一步提升专项借款配套融资的落地效果。更重要的是,有融资性现金流入,可为相关房企预留更多调整空间,助其保证顺利交付,提升品牌信用度,进而恢复“造血”能力,维持正常运转。
当然,房地产风险市场化出清,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仍需加强政策协调,促进市场力量各显其能,尽快完成重整。希望政策之手和市场之手协调发力,助力“保交楼”快速落地,修复市场预期,促进市场企稳回升。
相关新闻
- 政策“续期”为房地产恢复注入确定性
-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英方有关政客涉港错误言论答记者问
- 国际油价持续走高
- 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 宝格丽就“把台湾列为国家”致歉 人民微评:寥寥几句,满满求生欲
- 无电无网也能付,数字人民币“完全体”来了!
- 传闻称蚂蚁金服要成立金融IT软件板块 恒生电子要被瓜分蛋糕?公司回应来了
- 拥挤不堪?中国空间站变狭窄,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更是挤一起睡觉
- 上周广州猪肉、鸡蛋价格继续下降
- 友邦保险(01299.HK)7月11日斥资1.32亿港元回购169.62万股
- 一季度狂揽1.3万亿,国内旅游市场强劲复苏,民宿行业搭上顺风车
- 新信号!A股迎来两大利好
- 并购交易遇冷 伦敦银行家2022年薪酬大幅下滑
- 卫宁健康股东户数增加22.99%,户均持股14.81万元
- 最新|南京楼市2023年6月二手房行情解读
- 以学铸魂 以学促行——邵阳税务系统举行“建强政治机关 走好第一方阵”能力素质培训
- 香港楼市新政:首次放宽抵押贷款政策,市场反应如何?
- 汽车板块再爆发,塞力斯盘中涨停,近一月已大涨90%
- 东方甄选出抖,为何不选淘宝?
- 日本民众和韩国在野党议员反排海团体在东京集会抗议核污染水排海